誰該為奧納納(André Onana)背鍋?曼聯門將風波到底怎麼走到這一步?

曼聯門將風波到底怎麼走到這一步?2023 年夏天,當曼聯砸下據報 4700 萬英鎊,從國際米蘭帶來喀麥隆門將 安德烈·奧納納(André Onana) 時,這筆交易在外界看來不僅是一個補強,更是哲學層面的宣示。
這是一種「改革」的象徵,一種要徹底擺脫舊有風格的信號。

當初的豪賭,真的值得嗎?

曼聯門將風波到底怎麼走到這一步?2023 年夏天,當曼聯砸下據報 4700 萬英鎊,從國際米蘭帶來喀麥隆門將 安德烈·奧納納(André Onana) 時,這筆交易在外界看來不僅是一個補強,更是哲學層面的宣示。
這是一種「改革」的象徵,一種要徹底擺脫舊有風格的信號。

在此之前,主帥 艾瑞克·坦哈格(Erik ten Hag) 已經執教一年。他帶著在阿賈克斯的成功履歷進駐老特拉福,想把控球、從後場組織出擊的打法帶進英超。那是一套要求門將必須成為「第十一位傳球手」的系統。坦哈格不斷強調,曼聯的球員組成都會影響打法,他不是要完全複製阿賈克斯,但外界仍然明白:這位荷蘭教頭想要改變的,不只是防守站位,而是整個進攻的啟動方式。

問題在於,這種足球理念,從來不會是 大衛·德赫亞(David de Gea) 的菜。這位西班牙門將腳下技術始終生澀,傳球遲疑,幾乎每次回傳球都能讓球迷心臟狂跳。結果可想而知——德赫亞和曼聯的分手,雖然還摻雜了薪資合約到期、續約條件難以接受的現實,但他在「現代門將」這一課題上的掙扎,毫無疑問加速了俱樂部尋找新守門員的決心。

從這個角度看,奧納納的加盟似乎合情合理。但現實卻殘酷無情:他並沒有帶來期望中的革新,反而頻繁成為笑柄,最終被貼上「隱患大於價值」的標籤。

為何一步走錯,就滿盤皆輸?

就在幾天前,奧納納正式租借加盟 特拉布宗體育(Trabzonspor)。有人說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降級」,畢竟土超與英超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舞台;也有人認為這是他另一次「賺大錢」的契機,因為據說薪資甚至比曼聯時期還要高。

但冷靜思考,這背後真正的疑問是:曼聯當初到底有沒有用對方式,去發揮奧納納的特點?

當年簽下奧納納,球迷普遍以為,這位「球場上的中場門將」會徹底改變紅魔的出球模式。然而,數據卻給出了一個讓人尷尬的答案:
在他到來後,曼聯並沒有變得更細膩,反而更直接。

2022-23 賽季,曼聯從後場推進的平均速度為 每秒 1.8 公尺;隔年奧納納到來後,提升到 1.9 公尺。看似是進步,但配合數據卻顯示,他們每次控球推進的傳球數,反而從 3.7 次下降到 3.6 次。
差距不大,但這代表什麼?這意味著曼聯並沒有因為奧納納而變成一支更加講究「耐心傳導」的球隊,反而在加快節奏。

有人可能會辯護:奧納納的腳法,讓他可以直接送出中距離傳球,把球更快送到中前場,於是數據顯示更直接。再加上後防核心 利桑德羅·馬丁內斯(Lisandro Martínez) 在德赫亞時期還能穩定出場,但在奧納納的第一個賽季卻長期受傷,這些都讓對比數據失去公平性。

聽起來合理吧?可是再看深一點,你會發現事情並沒這麼簡單。

曼聯門將風波到底怎麼走到這一步?事情並不單純
曼聯門將風波到底怎麼走到這一步?事情並不單純

用數據來說話?

從相同的上場時間來比較(3,420 分鐘),德赫亞在 2022-23 賽季送出 321 次長傳,奧納納則在 2023-24 賽季送出了 428 次長傳。差距不小,這足以證明奧納納更勇於嘗試長距離調度。

然而,這些長傳並沒有帶來更高的成功率。德赫亞的長傳成功率是 38.9%,奧納納則是 36.4%。
換句話說,雖然奧納納更敢冒險,但成功率卻更低。

確實,奧納納比德赫亞多創造了三次得分機會(3 比 0),這顯示他在有意識的傳球選擇上更具侵略性。可問題是,這樣的差距足以支撐起他「帶來革命」的名號嗎?恐怕說服力不大。

球迷最無法忍受的,是他不只是沒有徹底改造曼聯,還帶來了另一種「不可控」。

每回合傳球數
每回合傳球數

錯誤連連,才是關鍵問題?

說到底,曼聯最終放手奧納納,真正的原因不是他長傳的成敗,而是失誤。

從他加盟以來,奧納納在各項賽事中一共送出 9 次直接導致失球的錯誤,這是五大聯賽門將裡最多的一個。是的,他的出賽時間也很長,僅次於 歐布拉克(Jan Oblak),但這仍然無法掩蓋他「高頻率低級失誤」的事實。

如果只看英超,數據更刺眼:在所有至少踢滿 900 分鐘的門將中,奧納納的失誤頻率排在倒數第七。他平均每 1033 分鐘 就會送出一次導致失球的錯誤。

這還只是「官方認定」的失誤數據。比如聯賽盃慘敗給 格林斯比鎮(Grimsby Town) 的比賽裡,統計只把第二個失球算成奧納納的失誤,但第一球他在近門柱被攻破,其實同樣難辭其咎。

這些失誤千奇百怪,有時是撲球脫手,有時是出擊失誤,還有幾次是把球短傳給後衛卻直接送給對手。這些畫面,早已深深烙印在球迷心裡。

最諷刺的是,即便奧納納離開,這片烏雲依舊籠罩著老特拉福德。因為,接下來頂上的替補,並沒有帶來多少信心。

拜因迪爾(Altay Bayindir)的存在,真能讓球迷安心嗎?

當奧納納被推上轉會市場,曼聯並沒有馬上端出「完美解答」。俱樂部花了 1820 萬英鎊,從安特衛普帶來 23 歲的比利時年輕門將 森內·拉曼斯(Senne Lammens)。按理說,這應該是未來的投資,而不是即刻的救火隊員。

官方消息一再強調,拉曼斯屬於「培養型」的簽約,目標是讓他幾年後成為主力,而不是立刻佔據一號門將的位置。這就意味著,短期內,球隊仍要倚靠 阿爾泰·拜因迪爾(Altay Bayindir)。

問題來了:拜因迪爾真能讓人安心嗎?

數據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答案。還記得前文提到英超「失誤頻率榜」嗎?雖然奧納納已經很糟,但拜因迪爾更慘——他平均 430 分鐘 就會送出一次致命失誤,是全聯盟「冠軍」。

這樣的數字,讓人頭皮發麻。更別提他在英超的三場出賽,幾乎每場都留下讓人不安的片段。特別是在角球與高空球的對抗裡,他的表現令人懷疑人生:明明將近兩公尺高,卻常常被對手前鋒「硬吃」,甚至顯得身體對抗不足,完全不像個巨型門將該有的氣勢。

這些場景,對曼聯球迷來說,簡直就是另一種精神折磨。

拉曼斯的數據,能讓人期待嗎?

那麼,拉曼斯的登場,是否能讓這場鬧劇告一段落?

從比利時聯賽的數據來看,他至少有一個優勢:處理角球的成功率。2023-24 賽季,拉曼斯在比甲比賽中,對角球的第一觸球次數是 12 次,其中有 63.2% 成功把球拿下。相比之下,奧納納在英超的數據是 6 次第一觸球,31.6% 成功率。這是一個相當明顯的對比。

再把拜因迪爾拉進來看,就更慘烈了。本季他面對 14 次角球,只有 1 次 成功第一觸球,成功率僅 7.1%,比利時小將的數據幾乎是他的九倍。如果說這些數字能代表未來,那至少能讓球迷燃起一點希望:也許拉曼斯可以彌補曼聯門將在「空中爭奪」上的短板。

但問題在於,英超的比賽強度和比甲完全不同。前鋒的身材、衝撞、甚至戰術層面的干擾,都比比利時聯賽更加兇狠。拉曼斯雖然在數據上看來比拜因迪爾、奧納納更勇敢,但能否真正複製到英超,誰也說不準。

更現實的問題是,曼聯自己也承認,他還沒準備好馬上成為一號門將。那麼,如果拜因迪爾繼續「雷聲滾滾」,球隊會不會被迫提早推這名小將上火線?

曼聯的門將問題,為什麼越搞越亂?

這一切都帶來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曼聯的門將危機,為什麼會演變成今天這個局面?

奧納納的故事,原本應該是改革的一部分,結果卻成為「錯誤的象徵」;拜因迪爾的加盟,原本是為了提供替補深度,卻被迫推到聚光燈下,暴露出更嚴重的短板;拉曼斯的到來,理論上是未來的投資,卻有可能被迫「提前畢業」。這不是單純的轉會失敗,而是一種「錯誤的連鎖效應」。

當初曼聯以為奧納納能帶來哲學轉變,卻沒有想到整支球隊的打法根本沒有跟上。他的腳法優勢,沒有得到最大化利用,反而讓失誤被放大。
拜因迪爾的簽約,更像是「為了有個替補」而已,根本不是建立穩固體系的長期規劃。如今又找來拉曼斯,看似是未來的希望,但在時間點上卻顯得尷尬。

所有這些決定,拼湊起來就是一個「自己挖坑,自己跳」的劇本。

老特拉福德的門將未來,會走向何方?

或許有人會說,這一切都是過渡期的陣痛。也許拉曼斯會在幾年內成熟起來,甚至可能成為曼聯未來十五年的門將中流砥柱。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樣的希望更像是一種「精神寄託」。因為球隊並沒有任何保證,能讓球迷安心等待。短期內,他們仍然需要倚靠拜因迪爾,而這位土耳其國門到目前為止,給出的答卷是一張「不及格」。

如果換個角度想,曼聯的問題,並不是單純的「奧納納不行」或者「拜因迪爾不行」,而是俱樂部在規劃上的反覆與搖擺。從德赫亞到奧納納,再到拜因迪爾與拉曼斯,這個過程裡看不到「明確的藍圖」。

一個豪門,最不該缺乏的就是方向感。但在門將這個最關鍵的位置上,曼聯卻顯得像個無頭蒼蠅。

一個象徵性的錯誤?

奧納納的故事,最終不只是個人失敗,而是曼聯這幾年「招兵買馬」邏輯的縮影。
坦哈格依賴熟悉的舊部,卻忽視了英超與阿賈克斯完全不同的生態;俱樂部高層想要改革,卻沒有給教練一個完整的執行框架;球迷則只能一次次看著希望化為泡影。

所以,當奧納納帶著「錯誤的象徵」離開時,留下的不是釋懷,而是更深的疑問:曼聯下一位門將,真的能夠帶來安定嗎?還是這個位置,會繼續成為紅魔最致命的漏洞?

延伸閱讀:2026世界盃焦點|荷蘭隊長德佩:從邊鋒新星到最佳射手

延伸閱讀:掌握F1串關致勝關鍵!2025匈牙利GP賽事直播與投注攻略全攻

分享你的喜愛

電子報更新

請在下方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並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金享online
儲值
體育下注
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