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斯肯斯(Paul Skenes)如何用聰明的投球方式,讓他實力更上一層樓
保羅·斯肯斯(Paul Skenes)如何用聰明的投球方式,讓他實力更上一層樓?只要稍微看一眼比賽,就能看出保羅·斯肯斯(Paul Skenes)在投手丘上的實力。
為什麼保羅·斯肯斯能在大聯盟立刻站穩腳步?
保羅·斯肯斯(Paul Skenes)如何用聰明的投球方式,讓他實力更上一層樓?只要稍微看一眼比賽,就能看出保羅·斯肯斯(Paul Skenes)在投手丘上的實力。
在巴爾的摩的比賽中,他再次投出5局無失分,這場比賽的縮短登板是為了幫助匹茲堡海盜隊管理他逐漸增加的投球負荷。賽後,他的防禦率下降到大聯盟最佳的1.92。這只是他光彩奪目的二年級賽季的最新一役,他的新秀年已經被視為史詩級的表現,而如今他正持續刷新紀錄。
斯肯斯的壓制能力橫跨了兩個賽季的排行榜:在311局中,他的生涯防禦率僅1.94,這是自1920年「活球時代」開始以來,前53場先發最低的數字。如今他在國聯三大數據居首:三振(203次)、每局被上壘率(0.92)、fWAR(6.2)。這些數據讓他朝向生涯第一座賽揚獎穩步前進,而在他的新秀年,他才剛剛拿下第三名。
即使不看數據,只要隨便觀察這位身高6呎6吋的右投一兩個半局,就能看到他的速球爆發力、銳利的球路變化,以及多樣化的球種組合,足以讓世界上最優秀的打者陷入困境。
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天賦的展現,但深入探討後才會發現,他的成功遠不止於此。海盜王牌的成功源於他驚人的身體能力,還有對自身投球技術的強烈好奇心與研究精神。儘管他已經被視為史上最優秀的年輕投手之一,但這位23歲投手其實仍在探索自己能達到的極限。
什麼是他口中的「找到流動感」?
海盜投手教練奧斯卡·馬林已經熟悉了斯肯斯(Paul Skenes)最喜歡用來形容狀態的詞彙。「當他在投球時,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感覺到流動』。」馬林說,「當他找到流動感時,一切都很協調、很連結。只要他感覺到流動,那就是美好的一天。」
斯肯斯自己向《球爺不是糗爺》解釋這個概念:「這就是我的身體,僅此而已。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提示。它就是我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間的關係。」對外人而言,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對斯肯斯來說,卻是他每次登板時極度敏銳的自我觀察。他能立即分辨出投球動作是否到位,是否失去協調。更重要的是,現代的追蹤技術讓他能即時量化這些狀態。
例如,在8月對陣多倫多的比賽後,斯肯斯透露,他會經常瞄一眼PNC球場的大螢幕,不只是看速球球速,還要看球的水平與垂直移動數據。
「它告訴我身體的狀態。」他解釋道,「就像牛棚練投一樣,我有影像,也有數據。它能在比賽中即時給我回饋。」
他補充說:「我對自己的身體極度專注。在整個賽季大約32場先發、3,200多球的情況下,加上牛棚練投,我必須確保自己始終維持正確的動作。」

當投球前「感覺糟糕」時,他如何應對?
這種自我檢測不僅存在於比賽中,更是他準備工作的一部分。在9月4日對上衛冕冠軍洛杉磯道奇的比賽前,他感到一切都很不對勁,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流動感。」
「賽前牛棚……真的很糟糕。」他說,「完全不行。」
而比賽的第一球數據也讓人沮喪。「我的第一球是97英里。我從進入職業以來,就沒有第一球低於98英里的情況,這已經是從大學時期以來的第一次。」他回憶道。對一名以火球著稱的投手來說,這看似細微,但卻顯示出狀態的不同。
「我當下心想,今天會很漫長。」尤其是面對大谷翔平、穆奇·貝茲與佛瑞迪·弗里曼這樣的強打陣容,而他卻沒有最佳球威。
然而,第一球97.3英里的速球仍然讓大谷揮空。隨後,他又連續投出97.9與98.8英里的速球,直接三振了這位國聯MVP。接著,他用伸卡球讓貝茲擊出滾地球,再用變速球迫使弗里曼擊出內野小飛球,成功解決三位MVP打者。
「我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協調好。」斯肯斯回憶,「但一旦上了投手丘,我還是能執行我的球種,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理想,但依然有效。」
隨著比賽進行,他逐漸找回感覺。之後他又連續投了五局無失分,幫助海盜橫掃道奇。斯肯斯坦言,近期的比賽都有類似的軌跡,暗示他逐漸增加的投球負荷確實帶來影響——本季他已經累積178局、30場先發,而去年大聯盟新秀年只有133局——但這些負擔並沒有真正削弱他的壓制力。
「這種感覺很奇怪,而且好像變成了一種模式。」他說,「可能就是季末的狀態,感覺前幾局不順、卡住了,然後要花點時間才能找到感覺。」
舉例來說,他在巴爾的摩的第一球僅96.6英里,四縫線速球均速97.2英里,明顯比年度平均略低。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再次交出5局零失分的表現。
「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就是上去,看看自己能用什麼狀態,然後用那個狀態去投。」他說。
比賽結束後,斯肯斯也承認,縮短登板是合理的安排,這能幫助他保持最佳狀態,迎接賽季最後幾場比賽。自從登上大聯盟以來,他已經學到很多,而理解如何在一整個賽季維持巔峰,正是他最新的一課。
他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打造多樣化武器庫?
在很多層面上,自我探索正是斯肯斯(Paul Skenes)迅速登頂棒球世界的核心。
在大學的前兩年,他就讀於美國空軍學院,當時還是一名「二刀流」球員,兼任捕手與後援投手。直到二年級,他才轉型成先發投手,但仍然一邊揮棒打擊。那時候,他甚至還把棒球視為次要選項,軍旅生涯才是他的主軸。
直到他轉學至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SU),並完全放棄打擊,才在投手教練韋斯·強森(現任喬治亞大學總教練)的指導下,逐漸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即便如此,在LSU的那一年,他幾乎只靠兩種球——四縫線速球與滑球——就能徹底壓制對手,最後順利以狀元身分被匹茲堡海盜隊選中。短短兩年多後,他的武器庫已擴展到七種球路,這也呼應了大聯盟普遍擴充球種的趨勢,更凸顯他對自我優化的執著。
在新秀年,他最驚艷世人的球種,就是被稱為「splinker」的怪球。這是一顆融合了伸卡球速度與分指變化的球路,中90英里球速、下墜幅度誇張。更驚人的是,這顆被認為是全聯盟最佳單一球種之一的武器,是他在被選中到大聯盟初登板不到一年內自行開發出來的。
到了第二年,他繼續在春訓實驗,新增了傳統伸卡球與卡特球,讓原本就已經包含三種變化球(曲球、sweeper、滑球)以及少用的變速球的球種組合,進一步擴展到六種。雖然卡特球還沒被帶進例行賽,但伸卡球卻成為他進攻打者的主力之一。
馬林教練解釋道:「他有一顆直線的四縫線速球,還有一顆一開始像四縫線、最後卻往內竄的伸卡球。這等於幫他把好球帶撐大,讓打者無所適從。」
伸卡球的存在,也進一步放大了他變化球的效果。當打者要防範直球時,卻得同時面對球往兩邊不同方向急墜的變化,結果往往只能被牽制。
如果想用實際行動來支持斯肯斯(Paul Skenes),【金享online】以及【金享娛樂online】是你最好的選擇,不管是2026世界盃串關,或是MLB下注、NBA下注,全網最高賠率滿足你的任何需求!
為什麼他的變速球突然成為秘密武器?
近期,斯肯斯最讓人驚訝的球路卻不是splinker,而是變速球。
和伸卡球不同,變速球的進化並非刻意設計,而是意外的驚喜。斯肯斯自己也承認:「我也不知道這顆球到底怎麼了。」他指的是球速的異常上升。去年以及本季前四個月,他的變速球均速大約在87至88英里,但自8月以來,均速卻突然接近90英里。
對上道奇的比賽中,他投了15顆變速球,比其他任何副球種都多。最快一顆達到91.9英里,讓佛瑞迪·弗里曼出局;另一顆更讓新人道爾頓·拉辛揮棒落空,甚至掉棒。
「我也不確定為什麼變快了。」斯肯斯說,「但只要這顆球有效,我就會繼續用。」而事實證明,它不只是有效,而是極致壓制:他在2025年對打者投出超過200顆變速球,打者僅繳出0.093的wOBA,這是全聯盟任何球種中最低的數字。
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去名聲響亮的splinker使用率反而下降了一半,從28%降到14%。斯肯斯強調這不是刻意改變,而是依照比賽狀況的自然選擇。但他也承認,如何協調變速球與splinker的搭配,仍在摸索階段。
如果想用實際行動來支持更多2026世界盃以及你喜歡的球員,【金享online】以及【金享娛樂online】是你最好的選擇,不管是2026世界盃串關,或是MLB下注、NBA下注,全網最高賠率滿足你的任何需求!
與捕手的合作有何關鍵?
雖然球種不斷進化,但有一件事在他二年級賽季保持穩定:他的捕手亨利·戴維斯。
2021年選秀狀元戴維斯,今年雖然打擊表現平平,但在守備端貢獻巨大。海盜隊在他蹲捕時的投手群團隊防禦率僅2.92,全大聯盟合格捕手中排名第二。
最重要的是,他成為了斯肯斯的首選搭檔。在新秀年,捕手多是資深的葛蘭達爾,但到了今年,戴維斯在斯肯斯的比賽幾乎場場出賽,這對「雙狀元搭檔」的合作逐漸成型。
海盜代理總教練唐·凱利表示:「很少看到斯肯斯在場上搖頭拒絕戴維斯的配球,這說明他們之間的信任與化學效應。」馬林補充說:「戴維斯在場上觀察細節的能力很強,每局之間都和斯肯斯有大量交流,討論什麼有效、什麼需要調整。」
戴維斯自己也說:「給斯肯斯配球真的很特別。他有太多武器了……有時候你會想,現在這一球用什麼最好?但當你手上有四種都能算『最好』的選擇時,那真的很奢侈。」
數據也證實了這點。斯肯斯的四縫線速球在全聯盟的Run Value排名第四,他的sweeper則是2025年所有至少投出400球的球種中,被擊出強勁擊球率最低的。而他本人最滿意的則是伸卡球。至於splinker,他在對金鶯的比賽中還投了20%的使用率,賽後還開玩笑說:「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我還有這顆球。」
延伸閱讀:跟著盤口移動下注,真的能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