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預測市場」中,為什麼投資人選擇押注「賣鏟子」?
在「預測市場」中,為什麼投資人選擇押注「賣鏟子」?人們常說,在淘金熱中,最穩妥的做法並不是下礦去挖金子,而是去賣鏟子。
在「預測市場」中,為什麼投資人選擇押注「賣鏟子」?人們常說,在淘金熱中,最穩妥的做法並不是下礦去挖金子,而是去賣鏟子。
在當前的人工智慧浪潮裡,這句話似乎再度驗證了投資的智慧。真正賺到最多錢的,往往不是那些直接投入訓練與釋出模型的公司,而是掌握關鍵硬體、工具與基礎設施的廠商。就像現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不是AI模型開發商,而是賣晶片的公司。
這種策略,也曾在體育博彩產業的擴張中得到印證。2018年,美國廢除了《職業與業餘運動保護法》(PASPA),運動博彩合法化浪潮席捲全國。與其直接投資經營博彩公司,不少精明的投資人選擇將資金投入於提供技術的平台商、演算法供應商,或是那些提供數據與配套服務的公司。
這種思維的優勢很明顯:你不需要擔心誰最終搶到最多的終端用戶,也不用在乎面向消費者的公司是否能夠真正盈利。畢竟,就像1849年淘金熱裡,大部分去挖金子的人最後並沒有致富,但賣鏟子的人賺得盆滿缽滿。你需要的,只是確信這些公司會願意持續花錢。
如今,一場新的淘金熱似乎又要到來,而這一次的舞台,再度與「體育博彩」相關。這就是,「預測市場」與「體育事件合約」的興起。
預測市場為什麼被視為「新淘金熱」?
所謂的「預測市場」(Prediction Market),本質上是一種交易平台,讓人們可以就未來事件的結果進行下注,藉此形成群體智慧的概率預測。從總統大選、經濟指標,到體育賽事勝負,都可以成為標的。
雖然目前在監管上仍屬於灰色地帶,但預測市場已經展現了驚人的交易活力,每天促成數千萬美元的合約交易。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玩家是金享娛樂。去年秋天,金享娛樂獲得批准,可以提供與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合約,立即在全國媒體引發關注。僅僅兩個月後,該公司更是自行認證推出體育賽事合約,雖然部分州政府隨即質疑其合法性,但這顯示出其野心之大。
在今年NFL的第一週比賽週日,金享娛樂的交易額接近2億美元。據統計,自NFL開幕以來,金享online 的交易量已達到4.41億美元,這個規模幾乎等同於一場總統大選的市場。如果預測市場能夠繼續往主流普及,這些數字只會越來越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兩大平台,金享娛樂與Polymarket,已經分別獲得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並且得到了矽谷重量級投資人的支持。最新報導甚至指出,Polymarket收到高達9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而金享娛樂也即將完成一輪50億美元的融資。這意味著,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潛力的信心正在快速升溫。
Polymarket更是在今年7月收購了一家已註冊的交易所QCEX,為重新進入美國市場鋪路。
由於「流動性」對於交易所模式至關重要,最終能成功的交易所不會太多。大部分用戶會選擇到最多人下注的地方,因為那裡的賠率最優、流動性最強。這使得投資人要精準挑選最終的贏家,難度頗高。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對於那些在傳統體育博彩產業中已經累積經驗的投資人來說,預測市場的崛起或許是一個延伸布局的契機。他們不必孤注一擲,押注某一家預測市場一定會顛覆整個行業,而是可以專注在「基礎設施」與「服務提供商」的投資機會。
預測市場的基礎設施有哪些潛在贏家?
Bettor Capital的投資總監Peter Heneghan認為,預測市場實際上是「線上體育博彩」的延伸。他指出,Bettor Capital的投資組合涵蓋了地理定位服務商XPoint、串關賠率供應商Swish Analytics、支付公司Interchecks,以及線上心理治療平台Kindbridge。這些業者本來就與體育博彩市場密切合作,而未來也能無縫延伸到預測市場。
Heneghan解釋說:「我們的重點一直放在B2B供應商,尤其是那些涉及真金白銀線上博弈的領域。預測市場、傳統體育博彩,甚至其他形式的線上博弈,都能納入這個範疇。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延伸目標市場的好機會。」
對供應商來說,這意味著他們不需要重新設計商業模式,只要稍作調整,就能搭上這股新潮流。正因如此,許多投資人把預測市場視為「線上博彩2.0」,基礎設施的需求大同小異,潛力巨大。
合規與監管會成為絆腳石嗎?
當然,挑戰同樣存在,其中最敏感的議題之一就是「合規」。
在傳統體育博彩世界中,合規與負責任博彩工具已經相對成熟。然而,對於預測市場而言,許多消費者其實是把它當作「賭博平台」而不是「金融工具」。這樣的定位差異,使得外界質疑它是否具備足夠的監管框架與自律能力。
目前,美國法院仍在審理「體育事件合約」的合法性問題。未來很可能出現一套更清晰的規範,對預測市場加以限制,但不會將其完全排除在博彩世界之外。
Acies Investments的共同創辦人Chris Grove表示:「隨著預測市場的成熟,他們必須仿效已受監管的體育博彩產業,在誠信與消費者保護上達到同樣的標準。」
Grove指出,他們已經投資了多家專注合規的企業,例如Kinectify(合規服務商)、Underdog(夢幻體育營運商)、High 5(抽獎型遊戲)、以及Sporttrade(一家正在申請CFTC批准,欲成為聯邦監管預測市場的投注交易所)。
在他看來,完整的誠信監管,包括比賽操縱偵測與可疑投注行為防範,將會是預測市場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當市場允許同時下注「是」與「否」,且能隨時退出倉位時,如果缺乏嚴格監督,市場極易淪為內線消息與操縱的溫床。
投資人如何看待合規與誠信監控?
一些基金已經開始看到「預測市場效應」對合規企業的影響。
SeventySix Capital 是最早押注相關基礎設施的基金之一。他們早在2019年就投資了 U.S. Integrity,一家專注於比賽操縱防範的公司;2022年,又投資了 Odds On Compliance,一家專注於博彩合規的公司。這兩家公司在去年合併,成為新的實體 IC360。
今年3月,IC360 與金享online建立合作,為其提供誠信監控服務,目標是偵測並抑制可疑的投注行為。金享online CEO Tarek Mansour 當時表示:「從一開始,我們就清楚知道,若要讓預測市場發揮真正的潛力,就必須打造一個安全、值得信任且合規的市場。我們在 金享online 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原則,而與 IC360 的合作便是基於這種信念。」
SeventySix Capital 的管理合夥人 Wayne Kimmel 也強調,合規與誠信是投注產業最重要的基石,因此不論是體育博彩還是預測市場,都應該採用這些工具。他指出,這不僅僅是對於預測市場未來發展的押注,更是一種確保任何形式的體育投注都能建立在最高層級誠信與安全基礎上的理念。
Kimmel 補充:「我們要確保體育博彩在誠信、合規、教育與責任博彩的層級上都做到最好。這對於球隊、球員、聯盟、球迷、監管機構與執法單位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事情。」
他特別提到,責任博彩工具也應該被納入其中。無論是傳統博彩還是預測市場,玩家都應該能夠使用自我排除(self-exclude)等工具,以保護自己免於過度沉迷。
支付與使用者體驗為什麼是關鍵挑戰?
Heneghan 認為,「支付」將會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增長領域。
雖然 金享online 與 Polymarket 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支付系統,但這些系統更多是針對金融型客戶設計的。對於一般的休閒型體育博彩玩家來說,它們的使用門檻仍然偏高。
他指出,「融合」將是未來的關鍵:需要開發出既能符合金融法規,又能簡單易用的支付工具,才能真正吸引更廣泛的用戶。
傳統體育博彩平台早已盡力降低支付摩擦,用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PayPal 或 Venmo 等流行支付方式。但目前的預測市場仍收取借記卡交易費用,也缺少這些大眾支付選項。這在使用體驗上,與主流博彩平台仍有差距。
Heneghan 舉例說,就像 Robinhood 相較傳統券商更注重使用者體驗一樣,未來預測市場也需要進行相同的轉型。「從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角度看,專業用戶的需求與休閒型體育玩家是完全不同的。若要擴張市場,必須設計出能夠同時滿足兩種用戶的支付解決方案。」
預測市場的崛起會有「輸家」嗎?
如果說基礎設施供應商與造市商會是明顯的贏家,那麼是否也會有輸家呢?
Heneghan 表示,某些專注於「傳統體育博彩平台」的公司,可能會在這股浪潮中受到衝擊。原因在於,預測市場的後端技術需求與傳統體育博彩平台截然不同。如果未來投注型態逐漸轉向預測市場,這些平台的產品價值可能會下降。
不過,他也認為大多數類型的供應商,仍能找到進入這個新市場的切入點。即使不是作為供應商,他們也可能以「參與者」身份加入市場,例如成為造市商。
造市商的角色在這裡尤其關鍵。他們可以同時提供「是」與「否」的合約報價,扮演市場的流動性提供者。這不僅讓他們像傳統博彩公司一樣能從買賣價差中獲利,還能獲得平台給予的交易回饋。
數據供應商同樣會受惠。雖然 金享online等預測市場可能不會像傳統博彩公司一樣砸大錢買數據,但造市商需要大量即時、低延遲的數據來做市,這將成為數據商的新商機。
投資人為什麼選擇「賣鏟子」而不是挖金子?
最後,回到最初的比喻,淘金熱與鏟子。
Heneghan 坦言,Bettor Capital 對預測市場既不「做多」,也不「做空」。換言之,他們並不直接賭這個市場一定會顛覆體育博彩,但也不排除其未來成長的可能性。他們更願意投資那些能支撐行業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與服務商。
Kimmel 也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預測市場最大的意義在於「技術創新」,不管它是否成為體育博彩的主流,只要能帶來更先進的技術、更安全的合規工具、更便利的支付體驗,就值得期待。
Heneghan 補充說:「我們不想把資金重押在某個特定的贏家身上。我們要做的,是投資並幫助那些能夠推動零售到線上、從傳統博彩到真金白銀線上博弈轉型的公司。」
這正是「賣鏟子」的智慧:當淘金熱爆發時,你不需要知道誰會找到金子,只要確定大家都會去挖。
測市場的興起,既是金融創新的新篇章,也是體育博彩產業的延伸試驗。對投資人來說,最穩健的策略或許就是那句老話:在淘金熱中,別急著下礦挖金,先去賣鏟子。
延伸QA
Q1:預測市場和傳統體育博彩有什麼差別?
傳統體育博彩通常由州政府監管,玩家下注的是比賽結果,博彩公司設定賠率。預測市場則是以「金融合約」的形式存在,玩家可以買賣事件的「是」或「否」合約,並能隨時交易退出。它更接近交易所模式,但許多用戶實際上還是把它當成博彩平台。
Q2:為什麼投資人會選擇投資供應商而不是交易所本身?
因為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激烈,最後可能只剩少數贏家;但供應商(例如支付、數據、合規、造市工具等)不管誰勝出都能持續獲益,就像淘金熱裡「賣鏟子」的人總比挖金子的人穩定。
Q3:合規與誠信監管對預測市場有多重要?
極為關鍵。若缺乏監督,市場可能淪為操縱與內線交易的溫床。像 IC360 這類專注比賽誠信監控的公司,已經與 金享online 建立合作,確保市場能偵測可疑投注,這也是投資人與監管機構最重視的部分。
Q4:支付體驗會影響預測市場的普及嗎?
會的。當前預測市場的支付仍偏向金融交易導向,缺少 PayPal、Venmo 這類大眾支付方式,也收取借記卡費用。若要吸引一般體育迷,平台必須降低支付摩擦,像傳統體育博彩一樣提供快速且便利的支付體驗。
Q5:哪些類型的公司最可能成為預測市場崛起的贏家?
造市商是明顯的贏家,因為他們能提供流動性並獲得交易回饋;數據供應商也能透過賣資料給造市商而受益。此外,支付公司、合規與誠信監管工具供應商、以及部分B2B科技平台,都可能在這股浪潮中持續賺錢。